“常用公式”在线计算,“设计手册”在线查询
interface thermal resistance中的effective thickness 以及solid material 等该如何设置?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
共 4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-5-16 15:58

沙发
季良 新来的 发表于 2014-4-4 16:51:35 | 只看该作者
研发埠培训中心
这是行业经验的东西,不是软件操作的能力。要根据你具体的应用来设置的。比如,有效厚度就是粗糙度的凸起和导热材料并联的效果,而导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就是你实际的应用的导热材料。所以没法定量告诉你的,你需要自己实际测试一下。根据温差来估算。
板凳
徐欣 新来的 发表于 2014-4-4 17:00:09 | 只看该作者
研发埠人才中心
针对这个问题我专门做过比较:1. 采用3D network block, 将接触热阻/导热膏的热阻累加到Rjc上,这样得到的芯片节点温度和垫一层导热胶的基本相同,只不过表面温度要自己再用笔算下,减去导热膏对应那部分温差即可;2. 采用3D network block, 在heatsink 上加 interface resitance, 会导致network block的表面网个被这个设置了热阻的面的网个代替,会出问题)3. 采用plate模拟热源, heatsink 上加 interface resitance, 除非整个热源与散热器底面接触,否则散热器底面的热阻会导致散热器效果很差,原因是夸大了散热器地面的热阻相应,不太准4. 采用导热系数很大的plate/block模拟热源,加有一定厚度的导热膏0.1-0.3mm(属性要准确),这样得到的结果与1的结果差不多。如果想得到较为合理的表面温度和节点温度,这种方法最好5. 热耗非常大时,Rjc,Rjb设置要很准确,采用datasheet上的值会带来较大的误差,尤其是当采用star-network时,Rj-side一般很难得到实际值,所以侧面温度会很高或者很低,节点和CASE温度也不太准,因为热量太大时芯片的热阻变化较大,要有热阻功率曲线才行5 j) u) O- A# G6. 如果想要对某个系统中的芯片进行最准确的方针,需要详细了解其封装类型和结构,按照EIA/JESD51-系列标准自己建立一个测试台,自己仿真出Rjc,Rjb,Rja等,然后带入icepak模型中计算,这样的结果最准确了,就是比较浪费时间,我采用的是建个标准测试台,设置好监测点,只用导入建好的芯片模型,进行仿真就好了。
地板
高华华 编辑 发表于 2014-5-16 15:58:48 | 只看该作者
学习了。
5#
高华华 编辑 发表于 2014-4-8 13:21:09 | 只看该作者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注我们

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