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注册
登录
注册
学院
工具云
项目外包
技术会议
计算公式
资源
资讯
社区
文库
专题
项目
请
登录
后使用快捷导航
没有帐号?
立即注册
社区
›
研发信息&资源
›
研发应用
如何理解MTP、ISP和IAP?
1TT内存
/
于 2013-4-2 11:00
/
1
/
755
/
[复制链接]
[只看该作者]
[打印]
[上一主题]
[下一主题]
1TT内存
积分
0
精华
0
学分
165
技术分
0
最后登录 2014-5-7
加为好友
发送消息
访问家园
动力与电气工程250
分享到:
QQ好友和群
QQ空间
腾讯微博
腾讯朋友
收藏
0
分享
淘帖
0
支持
0
反对
0
相关帖子
•
在用flotherm做热设计时,手机主板里面的含铜量与导热系数存在什么样的量化关系?还是只有经验值?
举报
使用道具
提升卡
置顶卡
沉默卡
喧嚣卡
变色卡
千斤顶
照妖镜
|
回复
共 1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3-4-2 11:05
锦绣山河
积分
58
精华
0
学分
206
技术分
0
最后登录 2014-6-16
加为好友
发送消息
访问家园
个人资料
主题列表
发消息
沙发
锦绣山河
八品司务
发表于 2013-4-2 11:05:12
|
只看该作者
MTP =Multi-Time Programming (via parallel programmer) ISP =In-System Programming (via serial interface) IAP = In-Application Programming ? MTP即指单片机的程序可重复烧写,其程序记忆体(Program ROM)可分以下几种: Window with EPROM:提供使用者更改程式的空间,具视窗式陶瓷包装,利用紫外线灯清除资料,可重复烧写,但包装成本非常高,仅适合小量生产或实验使用。 EEPROM:属于可重复写入/清除之元件,此类记忆体使得程式之内容可加以清除或修改,而无需使用开窗之包装,可节省包装之成本,亦方便重复使用,但生产制程较复杂。 Flash EPROM:当须要清除/写入较大量的非挥发性程式记忆体时,Flash EPROM比传统式EEPROM可提供较好的解决之道,因为Flash EPROM较EEPROM于清除/写入周期次数及速度上表现更好。利用Flash ROM来当作程式记忆体,由于封装上不需要EPROM特殊的视窗式陶瓷包装,使用上价格与OTP(One Time Programming)相差不大,相当合理,又具有多次重复烧写的功能 ISP(In-System Programming)在系统可编程,指电路板上的空白器件可以编程写入最终用户代码,而不需要从电路板上取下器件,已经编程的器件也可以用ISP方式擦除或再编程。ISP的实现相对要简单一些,一般需要很少的外部电路辅助实现,通用做法是内部的记忆体可以由上位机的软体通过串口来进行改写。对于单片机来讲可以通过SPI或其他的串列介面接收上位机传来的资料并写入记忆体中。所以即使我们将晶片焊接在电路板上,只要留出和上位机介面的这个串口,就可以实现晶片内部记忆体的改写,而无须再取下晶片。 ISP的优点:ISP技术的优势是不需要编程器就可以进行单片机的实验和开发,单片机晶片可以直接焊接到电路板上,调试结束即成成品,免去了调试时由于频繁地插入取出晶片对晶片和电路板带来的不便。 IAP(In-Application Programming)指MCU可以在系统中获取新代码并对自己重新编程,即可用程式来改变程式。IAP的实现相对要复杂一些,在实现IAP功能时,单片机内部一定要有两块存储区,一般一块被称为BOOT区,另外一块被称为存储区。单片机上电运行在BOOT区,如果有外部改写程式的条件满足,则对存储区的程式进行改写操作。如果外部改写程式的条件不满足,程式指标跳到存储区,开始执行放在存储区的程式,这样便实现了IAP功能。IAP技术是从结构上将Flash记忆体映射为两个存储体,当运行一个存储体上的用户程式时,可对另一个存储体重新编程,之后将程式从一个存储体转向另一个。 IAP的优点:IAP技术是从结构上将Flash记忆体映射为两个存储体,当运行一个存储体上的用户程式时,可对另一个存储体重新编程,之后将程式从一个存储体转向另一个。而IAP的实现更加灵活,通常可利用单片机的串列口接到电脑的RS232口,通过专门设计的固件程式来编程内部记忆体,可以通过现有的INTERNET或其他通讯方式很方便地实现远端升级和维护。
举报
使用道具
照妖镜
回复
支持
反对
返回列表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高级模式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
登录
|
立即注册
本版积分规则
发表回复
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发表主题
热门导读
回复
点评
评分
分享
关注我们
快速回复
快速发帖
返回顶部
返回列表
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
共 1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3-4-2 11:05